开年原本是个好兆头,但 安利集团Amway Malaysia)2025年首季交出的成绩单却让市场有点意外——净利直接腰斩,从3684万令吉跌到1805万。这消息一出,难免引起不少投资者和业内人士的关注。说真的,这种“冷启动”,到底是暂时性波动,还是更深层的营运信号?

从公告来看,主要“元凶”是汇率走弱导致进口成本飙升。谁让安利的大多数产品都得靠进口呢?令吉一跌,压力就来了……


安利集团的双重挑战:汇率+支出夹击

其实细看安利集团的困局,不只是外部环境而已。除了汇率贬值带来的原料与成品成本上涨,企业内部也有“不得不花”的支出。例如行销活动、销售奖励、营运维护……这些项目砍不得、躲不开。

今年还赶上品牌成立40周年,庆祝活动一连串,这些预算投入一边烧钱、一边维稳人心。这种情况下,利润空间自然被不断压缩——甚至连毛利率也面临挑战。你想啊,一边要撑形象,一边又赚得少,压力可想而知。


但【 安利集团 】没有停下脚步——信号很清楚

你以为他们就此保守?其实不然。安利集团在低盈利的同时,依旧宣布派息——每股5仙。这小动作,其实就是在传递信息:我们还站得稳,还能给回馈。

更关键的是,公司明确表示今年将推13款新产品,持续加码销售支援、优化基础设施,还打算强化直销伙伴的数码工具。这不是只顾眼前利润,而是在为“后疫情时代”的长期增长铺路。


安利集团 | 未来怎么走?“稳住才能赢”

当然啦,市场挑战依然在。汇率未来怎么走?消费者信心是否回温?产品是否能激起购买欲?这些都还是未知数。但一个企业是否靠谱,不只看它赚多少,还要看它如何应对困难。

安利集团用行动回应了外界的担忧——不靠侥幸,也不随波逐流,而是通过投资未来来守住基本盘。虽然净利下跌让人皱眉,但企业的信心与韧性,也值得一看。


总结:安利集团的这一季,是阵痛?还是转型前的预兆?

说到底,这一季对安利集团来说,不见得是坏事。利润下滑固然让人担心,但他们的回应方式,却透露出“长期主义”的策略思维。新产品线、品牌投资、科技强化……这些,可能不会立刻见效,但也许是下一轮增长的起点。

所以你问安利集团接下来会怎样?我会说:别只盯数字,也许他们正走在一条不那么光鲜但更扎实的路上。

Previous post 实达集团首季净赚6702万令吉,销售额高达38亿稳固产业地位
Next post 杨忠礼电力公司与辉达携手 大马首台Blackwell超级电脑即将登场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